前不久江苏的特大制售假货事件再次掀起假货风波,将国内电商的假货问题又拉回到大众眼前。海淘、代购、跨境电商热为假货打开了一扇大门,假货流入市场使得消费者、品牌商、平台商的利益都受到极大损害。今年2月7日,中消协发布2017年“双十一”期间网络购物体验调查结果,发现海淘商品成为仿冒重灾区,在获得鉴定结论的53个样品中,有16个涉嫌仿冒,比例高达30%。假货市场屡打不减,国内又将如何进行电商打假?
电商汪洋资源富饶,难逃假货寄生虫入侵
近几年来,电子商务技术突飞猛进,消费者也将视野越来越多地从传统商务转移至电子商务。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网购人数超过4亿,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20万亿,移动支付额超过7亿美元。相比于传统商务,无论是C2C、B2C还是B2B的电商平台,都能很大程度地降低企业和消费者在交易中的生产、营销、交流等方面的成本,并且在缩短交易周期、刺激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增加了现代企业的无限商机。
看到了新的商机,货物的展销市场自然有所转移,假货当然不会错过这次迁徙。正是因为快速便捷的经营特色,电商平台的包容性、多样性、网络性无疑是假货的理想温床。看准了需求,找稳了市场,假货摇身一晃钻进了电商这洋洋大海中,附着在正品大鱼上而生。消费者在海钓中,一不小心便会遇上假货。想在汪汪电商海洋中将假货一网打尽,谈何容易。各大电商平台纷纷出招,但终难剔除假货这种寄生虫。
一来,假货市场根深蒂固,市场监督力度弱。假货之所以如此猖獗,离不开它占有的市场份额。不法工厂制造的假货中,有些钻了半授权的空子,有些甚至是完全无授权,只要是市面上已经开始流通的商品,只要有需求,不法工厂便能利用网络优势,依葫芦画瓢造出假货。市场上能容得下这些假货的大量存在,首先就是正品渠道难得,假货乱花渐欲迷人眼,削弱了消费者的识别力度;其次是市场监管力度不足,国家监督弱,电商把控少,让假货能从各方面钻空子。
二来,假货识别不统一,消费误区常在。和正品有所区别,才会被定义为假货。无论是成分、外形、效用等,只要与正品所描述的有所出入,就会被冠上假货的嫌疑。类似于因原料不同或是生产地不同的正品,很容易会被消费者误认为是假货。消费者通常只会从产品的外形、气味、体验等浅层次感官来与正品的描述做对比,近年来倒是多了几样防伪码、国家批号等新的鉴别方式,消费者一般都是被引导的一方,所以当假货也出现虚假的防伪标签验证时,消费者就会被引导作出错误的判断。现在的网络验证方式多种多样,无论是扫码还是验号,最终出现的网页结果鲜有消费者继续深究,这就让假货得到了浑水摸鱼的机会。
三来,电商平台维权繁杂,消费者有心无力。市面上“有假必赔”、“假一赔十”的口号喊得响亮。但真正计算起来,无论是所花费的金钱还是时间与精力,有时消费者报假的成本远超获赔。消费者想要得到理赔,就需要去相关质检部门取得验货证明,但这一过程的花费已足够让不少消费者望而却步,尤其是物品价值低于鉴定成本的情况下。还有一种在网上比较常说的专柜验货,可事实上真能为非专柜购买的产品提供鉴定服务的专柜的鲜能寻到。获赔的成果自然是消费者理想的,但其中的维权过程曲则,劳心劳累的又会有多少能坚持到最后。如此一来,反馈受阻,自然存在漏网之鱼。
总的来说,假货的市场留存程度深、假货识别误区、维权问题仍在等都是让假货在电子商务市场中如鱼得水的因素。假货的治理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尽管假货如野草般火烧不尽风吹又生,但众多电商平台并没有久治未愈就选择弃疗。
假货横行,电商走上不弃疗的征服之路
自电子商务出现在大众视野中开始,制售假货现象便层出不穷。近年来3.15打假更是将电商的诚信问题推到风口浪尖之处,对于以商誉为重要影响因素的电子商务平台来说,诚信的受损是难以挽救的一个环节。各大电商推出系列应对之策,但终究是治标不治本。制假售假根源难除,诚信问题犹在,形成亡羊补牢之态时,已是损失难回。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电子商务用户体验与投诉监测报告》显示,网络售假一直是近年来用户投诉最多的热门词。根据《2017年(上)中国电子商务用户体验与投诉监测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中国电子商务投诉与维权公共服务平台接到的用户关于跨境进口电商投诉占整体投诉量的13.34%,其中疑似售假问题较为明显。
针对此类假货投诉反馈,为了遏制假货的流入,各大电商平台各出措施。据相关媒体报道,国家质检总局于2016年底与阿里巴巴、京东、苏宁、1号店4家大型电商平台签订电商平台质量承诺,约定双方协作公开质量承诺企业执法检查结果等信息,共同推进企业产品质量承诺工作。其中,不乏有举措显著的电商平台,今年1月10日,阿里巴巴正式发布《2017年阿里巴巴知识产权保护年度报告》,宣布在过去一年中的打假数据,并表示2017年是阿里在网络假货治理和知识产权保护上取得历史性突破之年。其中的打假防控上运用九大“黑科技”,使假货识别与拦截能力大幅提高。
电商平台的“大显身手”虽起了打击假货的作用,但很明显是治标不治本。主要还是因为根治假货问题需要多方位配合,市场治理难,假货可钻的漏洞多,电商双手难堵多孔。仅凭电商一方之力根治假货现状,显然不切实际。但治不好,并不代表不会治。各大电商平台应持续对抗假货流入,假货难消的情境下,先把门前雪处理好。
防、守、攻,三面入手或可打假成佳
现在打假花样层出不穷,电商行业做为假货重灾区,不能得过且过与假货打太极,而应稳准狠地针对自身行业特色,进行狙击打假。由小到大,从自身平台打假入手,提高商誉,积累经验,而后扩展到整个行业甚至是整个社会中去。
1 防:严控平台入驻关口,让查漏补缺常见化
第三方商家的入驻算是电商平台打假的一道重要关口,把控好入驻关口,可有效减少不法商家的钻空,从而减少或是遏止假货的流入。比如淘宝中,厂家、代理商和旗舰店并存的情况,同样的物品,其价格必然有所出入,造成消费者对正品识别的阻碍。所以,电商平台应明确自身的行业定位,制定独特的入驻程序,严格把控入驻商家的品牌段位,让自身的行业特色凸显,树立起商誉保证,从品牌效应上与消费者、与商家建立长久的诚信关系。
打假除了发现,更重要的是预防。商家经过层层把控,进入电商平台后,便放松警戒的现象也是多数存在的。在经营中进行抽样性检测,能有效的查漏补缺,不让假货有半路冒入的机会。而且要将这种对商铺的检查常态化,成立专门的检验小组,线上线下双管双验。规制有条不紊的检查流程,让监控预防成为一种习惯,长久有效阻断假货的冒泡。规划好品牌店在网上的设立,加大消费者的品牌选购渠道辨识度。或可效仿国家3.15打假日,不仅有“双十一”的疯狂购物,也该有一个特定的日期来展示平台的打假成效,让消费者与商家都能明确了解到电商平台打假的措施与成效,增强其代入感。
2 守:提升科学技术手段,力让假货无处可藏
缺少辨别假货的判断基础,是消费者们在正品与假货间头疼的问题所在。网络科普的识假手段多样,但难有官方统一的既严谨又贴合消费者需求的办法。造假手段也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与正品的防伪措施斗智斗勇,让消费者迷失在防伪辨识的迷雾中。电商平台就此可以利用自身的网络优势,提升科学技术,从中助力消费者辨识假货。
今年4月,京东全球购宣布将借助区块链技术,将商品原材料过程、生产过程、流通过程、营销过程的信息进行整合并写入区块链,实现一物一码全流程正品追溯。不再停留于验伪表层,而是深究下去直到产品根源,这就给消费者提供了很实在的辨识方向。京东全球购是首个在全链条采用区块链技术溯源的跨境电商平台,这种创新的“一键溯源”技术是电商平台打假的有效改进,其技术应继续提升,广泛投入到市场中有效运用。电商还可建立平台的官方验证系统程序,给消费者严谨正确的统一辨假方式,做到货源明确,追责有方。
3 攻:重视售后消费问题,贴合反馈有力整治
假货问题是售后投诉中的主力军之一,也是较难处理的问题。电商因其网络的特殊性,投诉维权成为消费者和电商之间最容易反目成仇的点。网上有不少针对假货维权的常见热帖,多为鉴定过程曲折、投诉处理拖沓、费用与精力高于物品价值本身等问题,都是售后反馈的重点现象。电商应贴合消费者售后反馈需求,整理反馈渠道,整治不良店家,在打假维权上呈主动之态,保护消费者利益的同时也维护了平台的信誉。
最好的监督机关其实就是消费者,目前的电商平台不乏有喊出假货赔偿的相关口号,但商家、厂家与平台三者间普遍的踢皮球式追责做法总能让消费者反馈却步。要想真正做到投诉有效、打击假货从而减少投诉、赢来信誉,设立简便高效的反馈管理机制是不可或缺的。将投诉程序化繁为简,让消费者明确责任追究体系,降低其反馈成本与时间,采取相关反馈奖励,刺激消费者的反馈主动性。从中让消费者亲身参与打假活动,不断揪出平台上的假货籽苗,达成双赢局面。
作为打假的主力军,在假货横飞的市场中,国内电商不断突破技术限制与更新举措,相比于刚开始而言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假货事件仍在电商业中踊跃,民众对其关注度愈发提高,这对打击假货提高电商诚信而言明显有所助益。由此可见,国内电商对待打击假货的严谨态度,是消费者维权的进步,也是电商市场诚信的提升。在未来的打假之路上,希望国内电商也将会有更优秀的运营成效,为网络市场排浊扬清。
新闻来源:创业网